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三严三实 > 学习交流

落实“三严三实”,推进期刊建设 ———“三严三实”讲话学习心得

2015年08月19日    

  石连海

  习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重要论述,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地对加强和改进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发出了新号令,确立了新标杆。虽寥寥数语,却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虽朴实无华,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一经提出,便在全社会引起了热烈反响。经过对“三严三实”精神进行认真学习,我深刻意识到习书记的讲话具有高度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和行为准则,也让我对自己及本单位今后如何在“三严三实”指导之下更好地开展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三严”,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三严”高度凝练了党员干部的政治品德,是党员干部修身、正心的基本道德诉求。为政之要,在于修身。“立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修身乃为人之本、立事之基。“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业中,修身是基础,是根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事。因此,习总书记的“三严三实”将修身置于首位,充分说明了修身的分量之重。当然,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只有严字当头,才能脚踏实地,履职尽责。“严”即严肃、严格、认真、不放松、郑重之意。所谓“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学报工作者而言,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学报是宣传、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报编辑必须有很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很强的业务能力水平。因此,一方面要做到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充实精神家园,抵制世俗诱惑,热爱编辑事业,能坚守孤独,甘于清贫,乐于辛劳,经得起各种诱惑与考验。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努力提高文字水平,增强优选稿件、优化稿件、编辑实务等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报的编校质量,发挥学报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所谓“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牢记人民重托,自觉接受监督,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受托的权力只能造福于人民,绝不能用来满足个人私欲。具体到学报编辑事业上来,就是要做到按照规章制度行使手中的权力,平等公正地对待稿件的作者,不论作者的名气大小、职位高低一视同仁;不滥用职权,谋取个人一己私利,严格科学地评价每篇稿件,将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落到实处, 拒绝人情稿、关系稿, 唯文是举,按质量决定取舍,从而保证学报选稿的公平、公正。所谓“严以律己”,则是要对党纪国法始终心存敬畏,坚守原则和底线,不违规不逾矩,严格遵守各项规定,慎独慎微,廉洁自律,勤于自省,任何情况下都要管住行为、守住清白。廉洁自律既是学报人必须履行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学报人必须坚守的核心价值观。面对论文买卖、版面费交易等层出不穷的学术界怪象,我们应当牢记使命,不随心所欲,不任意为之,而是严格执行单位和学报编辑部的相关规定,绝不利用手中职权谋利取财,坚决抵制学术腐败,让学报回归学术公器之本质。

  “三实”,就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实”精准概括了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是党员干部为政、成事的基本行为准则。“实”即实在、实际、实践、充实、真实、诚实、不虚假之意。所谓“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谋事要实的根本就是从实际出发,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的是主体要对客观现实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尊重和适应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制定合理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客观现实进行适度的引导和改造。忽视甚至脱离客观实际的方案或行为,不仅不能成事,还可能败事。因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从客观有效的调查研究出发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和方案,才能让人民群众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市场经济社会,媒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竞争也日益激烈。要想在众多学术期刊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的学报就必须立足实际、深入调查,挖掘潜力,准确定位,打造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和品牌,从而以自身的优势定位来求得生存和发展。具体而言,或依托学院的优势学科平台,或借助地方区域文化特色,或通过细分读者群体,设置不同的特色栏目,提高学报的知名度,吸引作者和读者。所谓“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创业要实的基点是真抓实干、勇于担当。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勤奋是成功之本,实干是成事之基。历史事实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是夸夸其谈的结果,而是努力实干的结果。放眼未来,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需要我们为之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一切美好的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转变为现实。当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世代接续、传承奋斗的伟大工程,各级领导干部作为骨干力量,需要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和正确的名利观,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坚决挣脱名利的束缚,自觉抵制一切浮夸风和“面子工程”,直面问题和矛盾,勇于担当,务实创新,为人民负责,为历史负责。众所周知,学报编辑工作的质量和程度是学报发展的根本。高校学报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阵地,必须保证政治方向和言论导向的正确性。这就要求学报编辑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警觉性,对每一份稿件都进行细致的筛选审查,认真思索文章的发表可能带来的影响。当然,一个优秀的编辑,必须具备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精雕细琢地打磨每一篇论文,精耕细作地办好每一个栏目,精益求精地编辑每一期刊物。所谓“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做人要实的要义是忠诚老实、襟怀坦荡、公道正派。习总书记曾指出:“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周恩来也曾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是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自身的职责,始终坚持将诚实务实作为为人处世的底线和原则,查实情,说实话,干实事,做老实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毋庸置疑,高校学报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众多相关研究资料也已表明,中国学术的整体国际化程度、影响因子等质量指标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是每一个办刊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学报编辑人员应当牢记高校学报的学术使命,以“传播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为己任,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干事,严把学术质量关,坚决抵制学术腐败,稳步推进学报质量的不断提升,从而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总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简明扼要但又切中要害,言简意赅但又振聋发聩。它是对我党作风建设的精辟论述,是对群众路线的进一步升华,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和行为准则,是向全体党员发出的作风建设的新动员令,彰显了我党在作风建设上“发扬钉钉子精神”,从严从实、坚持不懈、一抓到底的恒心和决心。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并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发展的眼光,踏实肯干的精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深化改革创新,聚力学报质量,将“三严三实”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从而推动学报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欢迎,$currentLoginUser.name

教职工号:$currentLoginUser.login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