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两学一做 > 第三专题

“两学一做”第三阶段体会(培训部党支部)

2016年10月11日    

  讲品行有道德对于教育系统的干部队伍来说非常重要。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养上具有示范作用,但目前并理想,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具体来说,需要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淡泊名利、慎独自爱,解决私心过重、个人至上的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是一个牺牲小我、约束自我的过程,没有淡泊名利、感恩知足的心态,是很难守住道德底线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少数同志心态不正,把自己看得太高,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做到“三个正确对待”:一要正确对待自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是人生的智慧,也是成功之道。老子《道德经》有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多想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只

  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向前发展;二要正确对待进步。人人都想进步,人人都想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须的。但关键的问题是,怎么看待进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进步。现在有的同志过于看重职务的进步,甚至把提职当作衡量进步的唯一标准;有的同志很少在提高素质、干好工作上用心思,却在拉关系、找门子上挖空心思等,这些都是极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强化靠素质立身、靠实绩进步的观念,真正把主要精力放在干正事、强素质上;三要正确对待组织。党员干部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始终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听从组织安排;个人服从集体,处处为集体作贡献。

  二要树立大局意识,克服利令智昏、目光短浅的问题。大多数党员干部在恪守思想道德准则上是比较自觉的,但有时会被眼前的一点利益迷住了视线,在蝇头小利面前坏了规矩,结果是贪了小便宜吃了大亏,损害了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恪守道德准则,切实把握好自己,主要是算好“三笔账”:一是算好得与失的账。得与失是相对的,没有永远的“得”、绝对的“得”,也没有永远的“失”、绝对的“失”。有些事一时看似吃了亏,但从长远看是真正的收获,有些事看似是得到了,但心理负担却更重了,背的包袱更沉了,甚至埋下祸患;二是算好公与私的账。人人都有私心,关键是不能私心过重,不能处处只想自己。我们应该有“无私”的境界,也要有“无私”的智慧,真正把公与私的账算明白;三是算好名与利的账。名和利都是“得”,有时还要看你要什么。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好名声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坏名声的由来有时只因一件小事就被毁掉,不要被蝇头小利搞坏了名声、搞没了威信。

  三是要坚持原则、强化党员意识,解决党性淡化、要求不严的问题。讲原则、重自律,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守住道德底线的重要保证。一些同志道德失范,甚至出问题、栽跟头,都是党性淡化、自律不严的结果。解决这个问题,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解决交往过滥的问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多交积极上进、有真才实学、真诚厚道的朋友,多与基层群众交朋友;二要解决滥用权力的问题。权力是公器,本质在公正公平。我们应该对权力怀揣敬畏之心,做到慎用权、用好权,真正把权力用在单位建设上,用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上,用在维护安全稳定上;三要解决贪图享乐的问题。艰苦奋斗是强国兴家之道,贪图享乐是败家毁业之途。很多人出问题往往是从淡忘艰苦奋斗、追求享乐生活开始的。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葆政治本色。

欢迎,$currentLoginUser.name

教职工号:$currentLoginUser.login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