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所在位置:首页 > 部门信息 > 远程培训部

以远程培训扶贫为抓手,助力教育脱贫攻坚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2020年09月16日    

 

   一、主动作为,在政治站位上突出“高”字

   提高站位,强化认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部党组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始终牢牢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以落实,秉承“以人民为中心,让贫困地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坚持“以党建带扶贫,以干训助脱贫”的思路,研究部署学院扶贫工作“路线图”,明确“人人尽力、个个有责”的工作要求成立学院脱贫攻坚工作小组,设立学院扶贫调研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学院远程培训资源优势,依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专门上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学习平台”开展相关扶贫工作。

       

                  2020年5月13日,上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脱贫攻坚专题学习平台                相关函件

   创新形式,共建引领。为保障对口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按照支部政治功能促脱贫攻坚、党建业务融合促干训扶贫的工作方针,将对口支援工作与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相结合、与主责主业的业务工作相结合创新帮扶形式先后推进远程培训中心党支部与威县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教务部党支部与青龙县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的支部结对共建工作。依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平台,以“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教学共管、协同创新”的方式,先后完成“河北省威县、青龙县中小学班主任网络研修项目”和“2020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口支援河北省威县、青龙县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公益项目”,共培训6936名中小学班主任和全科教师,实现两县教师培训全院覆盖;正在推进“河北省威县、青龙县中小学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提升网络培训项目”、“河北省威县中小学教研员教研能力提升网络培训项目”和“河北省青龙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网络培训项目”,预计培训两县中小学校长、教研员、骨干教师1100名,助推两县教师专业发展

  

  2019年7月23日,学院远程培训中心党支部和河北省威县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签署支部共建协议 

  

   2019年11月1日,在威县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学院远程培训中心党支部与河北省威县教师发展

  中心党支部共建启动仪式暨河北省威县、安新县、青龙县中小学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启动活动

    二、服务大局,在项目覆盖上体现“广”字

   服务司局面向广。围绕教育部脱贫攻坚总攻方案,学院全力配合部党组和人事司、职成司、民族司、科技司、语用司等相关司局的工作部署,精心策划、分层分类打造不同类别的远程培训扶贫项目,全力以赴、努力协助相关司局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总攻方案的落实。

   参训对象类型广。学院配合相关司局面向直属高校扶贫干部、贫困县教育行政干部、基层干部、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全科教师,先后完成7个培训项目,培训贫困县教育行政干部524名、高校扶贫干部77名、基层干部173名、中小学校长212名、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师5200名,共计教育干部和教师6189名;持续推进4个扶贫项目,预计培训幼儿园园长43名、中小学校长345名、中小学教师3308名、中小学班主任1363名,共计教育干部和教师5059名。

   项目辐射地域广。学院配合相关司局开展的项目广泛覆盖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学院对口支援的河北省威县、青龙县,包括“52个未摘帽贫困县教育行政干部脱贫攻坚专项培训项目”、“20所直属高校扶贫干部脱贫攻坚专题网络培训项目”,“河北省威县、青龙县基层干部脱贫攻坚专项培训项目”、“甘肃省通渭县、云南省福贡县和贵州省紫云县中小学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项目”、“52个未摘帽贫困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线示范培训项目”和“宁夏西吉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教师、班主任岗位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项目”。

   三、围绕重点,在项目实施中侧重“精”字

   精准提供培训资源学院以“精选资源,灵活选学为基本原则针对脱贫攻坚总体要求、贫困县教育发展实际和不同类别培训对象,提供管用、好用、够用的学习资源。比如,为助力河北省威县、青龙县关于中小学全科教师提高个人修养,提升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院以“疫情下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为主题开展“2020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口支援河北省威县、青龙县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公益项目”,精心设计了“课程教材教法、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高考综合改革、教师综合素养、使命理想信念”五个学习模块,以“课程超市”的形式,为两县教师免费提供100门、共计178课时的高端课程(45分钟/学时),满足教师们随时学、随地学

    

2020年3月25日,举办2020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口支援威县、青龙县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及直播页面

   精心策划培训活动。在项目课程学习期间,为回应基层需求,学院围绕“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及2020年高考命题的变化”主题,自主策划举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口支援河北青龙、威县及52个未摘帽贫困县大型专题公益直播”活动,累计观看人数为13257人;配合中国教育电视台、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共同开展“端午节特别直播活动”,展示52个对口贫困县师生和50所基地高校的诗词诵读接力和端午祝福,现场连线各县分享推普培训教师的感人故事。此外,学院提供的远程培训扶贫项目还包括主题研讨、学习总结、岗位实践、考核评价等环节,有力实现了点播课程与直播互动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同伴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相结合,行动研究与专家指导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避免了培训活动的单一性。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口支援河北青龙、威县及52个未摘帽贫困县大型专题公益直播课”宣传海报及直播观看现场

   四、多方联动,在项目成效上强调“实”字

   聚焦需求,让培训效果学院以“按需帮扶、引领提升”的价值导向,院领导带队多次赴河北省威县、青龙县,就教育干部、教师发展、教师网络培训需求等工作展开调研,还专门印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河北省威县、青龙县教师发展中心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网络培训的函》,请两县结合实际,围绕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目标、组织方式、考核要求等内容,提出培训需求。根据两县需求,针对两县中小学校长、班主任、教师、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等不同培训对象有针对性的分别设计相关网络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在“2020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口支援河北省威县、青龙县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公益项目”结束后,两县教师发展中心反馈,教师们在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以及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变革理念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同时,培训数据显示,共有6075名教师提交作业、6082名教师提交研修成果,共有4524名教师发表59465个班级主题研讨,回帖量为62755个,一定程度上说明培训内容契合教师需求,取得了预期培训效果。

 

2019年5月19日,学院党委书记侯慧君、副院长于京天一行在威县第一中学调研

   理顺机制,让培训保障实学院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实施远程培训扶贫整体工作。学院主管领导担任组长,教务部负责工作统筹协调,远程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制定各项目培训方案、教学计划,做好系列课程研发。项目启动和实施过程中,定期关注项目学习数据,督促未注册学员登陆学习,及时反馈学员学习情况,收集整理各培训项目数据、材料,总结工作经验,确保培训的实效性。

  

欢迎,$currentLoginUser.name

教职工号:$currentLoginUser.login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