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组织在训全体学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精神
2017年10月24日
2017年10月18日上午,学院党委认真组织在训的第52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15期浙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34期全国县市教育局长培训班、第28期教育部驻外后备干部岗前培训班,田家炳基金会2017年第2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等六个班次的566位学员,集中收看了十九大开幕直播盛况。18日下午和晚上,六个培训班分别组织开展了“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学习研讨活动,结合各个班级学员特点和各地教育工作实际及时跟进学习大会精神。(高校中青班、县市教育局长班、驻外干部岗前班收看现场)
在第34期全国县市教育局长培训班上,来自全国30个省区的166名基层县市的教育局长,分十组深入开展“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研讨。教育局长们深感,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意义重大,为基层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局长纷纷表示,习总书记的报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首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从解决好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大班额、普及高中教育等现实难题入手,科学有序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有效提升教育公平和人民获得感”,这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局长和教育战线上的基层党员干部,既欢欣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第52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102位学员和第15期浙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50位学员纷纷表示习,高校中层干部们认为,报告博大精深、哲思宏远,是指导高校改革发展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高校中青班学员认为,报告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令高等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高校“必须把大学教育与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每一位高校教师更有时代感、责任感、压力感,更有愿力践行教书育人”。
高校中青班学员结合所在学校或所属学科的发展情况,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历程、形势和使命进行了深刻反思。倍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一定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精神,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努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高校中青班学员介绍,报告提到的过去五年的重大科技成果与所在学校科研攻关紧密相关,报告提到的“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未来改革发展方向为所在学科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学员们感慨,报告提出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对高校进一步夯实党建、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优势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号召为边疆高校工作的干部继续扎根边疆、埋头苦干坚定了决心和勇气!
在田家炳基金会“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2017年第二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上,来自宁夏、贵州、海南三个省区的95名中学校长和92名小学校长开展了“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推动西部农村中小学建设”的研讨交流。西部基层中小学校长听完报告后,深感农村教育更有希望、农村教师更有力量。
西部基层中小学校长一致认为,“中国教育的‘大硬骨头’在农村,解决好农村的问题就是解决了中国教育最基础、最核心问题”。报告强调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现了党对农村教育的深切关心。
校长们纷纷表示,“农村教育发展任重道远。无论农村教育有多难有多苦,都将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当人民满意的农村教师,做人民满意的农村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在第28期教育部驻外后备干部岗前培训班上,来自教育部机关、直属单位和高等院校的61位驻外后备干部分三组展开交流。驻外后备干部们听完报告后表示,更加坚信强大的祖国是坚强的后盾,自信的祖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驻外后备干部们一致认为,报告“谋大事、接地气、振人心、提信心”,充分体现了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远见卓识和历史担当;报告“理论特色鲜明”,作为驻外工作者“必须要先理解好新的理论体系,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发挥运用,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彩提色。
(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班收看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制订了方略,教育系统的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坚决贯彻、全力落实。学院将继续组织全体学员深入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奋斗。(教育行政教研部 李虔 司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