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习总书记教育论述
2016年06月24日
一、习总书记教育论述的基本范畴与重大意义
1、习总书记教育论述是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内容。
2、习总书记教育论述代表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教育工作的新思想、新战略与新要求。
3、习总书记教育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4、习总书记教育论述对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5、加强改进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教育论述。
二、习总书记教育论述的重要篇章
1、“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话。2013年。
2、教师节致全国广大教师慰问信。2013年。
3、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10月。
4、在海淀区民族小学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
5、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指示。2014年6月。
6、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
7、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话。2014年9月。
8、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2014年12月。
9、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讲话。2015年。
10、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的讲话。2016年4月。
11、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
12、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2016年5月。
三、习总书记教育论述的核心思想
1、坚持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青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扩大投入。
2、坚持正确导向,追求科学发展。
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3、坚持改革开放,完善育人环境。
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4、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
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让青少年更多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高素质人才: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
5、坚持夯实基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
高素质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
6、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办学方向。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础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