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上海市市长韩正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1年10月15日
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上海市市长韩正
尊敬的陈至立国务委员、周济部长,
尊敬的各位校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晚上好!首先,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国内外各位嘉宾,向在座的中外大学校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对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隆重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上海是一座开放而富有魅力的城市。自1292年建城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她曾经是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中国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今天,改革开放让上海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上海也是一座人文荟萃、尚文重教的城市。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体系已初步建成,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
面向未来,上海的发展目标,就是根据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这一进程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上海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条有上海特点的创新之路。我们期盼,大学能更加主动地融入科教兴市主战场,为上海加快建设新型城市步伐,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我们期盼大学成为培育创新精神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是开拓和承载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相互交融,开放的思维和活跃的灵感竞相迸发,这些都是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因素。我们希望,大学能够大力培育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为引导和提升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做出特殊贡献。
我们期盼大学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创新人才,是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的战略性资源。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所在。一方面,要造就一支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去感染、带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另一方面,大学要切实承担起培养各层次、各方面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职责,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具有顽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我们期盼大学成为构筑城市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加快构筑城市创新体系,是上海“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学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的学科领域、广泛的研究基地和强有力的人才队伍。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积极参与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致力原始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力争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要不断深化大学科研体制改革,积极与科研机构、企业联手,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互动发展,使大学的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变成生产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来宾们,朋友们,教育部将这次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放在上海举行,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必将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和思路,增进友谊和了解,促进合作与交流。
最后,祝本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