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两学一做 > 院领导讲党课

从井冈山革命斗争实践来理解党的理想信念

2016年04月14日    

  “两学一做”第一专题是以“讲政治、有信念”为主要内容,重点结合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学习讨论。我刚好结束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学习培训,有一些感悟和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我们党是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从党章来说,中国共产党根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党的最高纲领,并且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同实现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任务相统一。

  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来说,我们党的最大成就,就是在民主革命时期,作出了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确判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作出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

  从党的政治路线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从党所选择的道路来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根本立足点。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诞生的。从一开始就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并且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带来深远影响,它标志着我们党理论上的创新发展。《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的实践证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上不但要成熟,而且要发展,才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世界共运史上丢掉旗帜丧失政权的教训极其深刻。理论上成熟和发展是党成熟和发展的根本标志。我们党从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旗帜,到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历史过程,充分证明我们党是成熟的充满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中国共产党是在人民群众中生长和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从最初成立时的50多个党员发展到现在的8800多万党员,成为领导一个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哪一种政治力量,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认识得如此自觉、如此深刻,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理论发展得如此细致、如此完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我们党衡量和检验各项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依据。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问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共产党员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三、坚定继承胸怀理想、坚定信念的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是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孙中山决定的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勾结了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同时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致使轰轰烈烈的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遇到惨重失败。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数以百万计的革命群众惨遭杀害,许多地方的党组织被打散了,不少党员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有的人叛变了,有的人颓唐了,有的人掉队了,有的人丧失了信心,已经发展到六万党员的党只剩下一万多党员,原来蓬勃发展的各地工会和农民协会,被查禁或解散,到处是腥风血雨,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这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经十分暗淡的艰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义无反顾地举起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反抗。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党领导的南昌“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接着,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相继爆发。当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于9月29日到达永新三湾时,部队人数已从五千减至不足一千,经过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10月7日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在宁冈会师,正式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2月10日,彭德怀率领平江起义后组建的红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震惊了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调集湘赣两省的军队对井冈山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会剿”。在频繁而又残酷的军事斗争中,在极端困难的物资条件下,“边界的红旗始终不倒”,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1928年12月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文件《共产主义须知》明确提出,共产主义者就当“不畏难,不怕死,为主义而牺牲”。在井冈山行洲村,至今保存着当年红军写下的标语,其中就有“实现共产主义!”红军指战员在颈脖子上都系有红带子,取名“牺牲带”,表明为崇高的理想而献身的决心。在井冈山斗争中,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5万人,当时的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被捕后,面对敌人剖腹剜心的酷刑,仍然视死如归。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敌人割下了他的舌头,他就用脚趾蘸着自己身上淌下的鲜血写下了“共产党万岁”!“革命成功万岁”十一个大字,最后壮烈牺牲。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掩埋着130多个红军重伤员的忠骨,可至今知道名字的只有十多个。在井冈山博物馆珍藏的近二千件革命文物,遍布五百里井冈的革命旧址、旧居,铭刻着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是教育和激励后来人继承先辈遗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生动教材。

  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深刻理解的科学基础之上。当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的时候,就有人提出红旗能打多久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引用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话,向战士们解释说,别看现在全国都是蒋介石的统治,由于他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一定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终久会失败;别小看我们不到一千人,我们是工农革命,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正义的事业一定会胜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不久,特别是“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之后,当时党的一部分同志被暂时的挫折所迷惑,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对坚持农村根据地的斗争表示怀疑,再次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为了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和广大军民坚持农村根据地的斗争,把井冈山红色政权的旗帜打下去的决心和信心,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二次代表大会解决这个问题。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出《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其中一部分》,解决了人们的革命信念问题。在毛泽东同志所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著作中,深刻分析了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小块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并指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到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通过现象抓住本质的科学分析,使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正处于低潮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充满信心地预言,中国革命的高潮就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见梳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中国革命的发展的历程已充分证明毛泽东同志预言的正确性。

  四、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l985年9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时,回顾党的历史,强调指出:“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他还说:“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

  1989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井冈山时也强调指出:“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所以能燃遍全国,走向胜利,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也必须具有这种理想和信念,这就需要学习井冈山的光荣革命传统。”

  这两代领导人的这些论述是非常深刻、非常切合实际的。如果说井冈山斗争时期,是由于全体军民树立了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才使星火燎原,从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只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搞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注重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2016年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深入乡村、企业、学校、社区、革命根据地场馆调研考察,充分肯定在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些要求,蕴含着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指引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理想信念是党性之魂。革命年代,正是因为有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我们党才能无惧“敌军围困万千重”,有力回答“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信仰至关重要,如同照亮前路的灯,好比把握航向的舵。今天,面对深化改革的硬骨头,面对发展中的突出短板,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坚定“三个自信”,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在实践中迎难而上、奋发

欢迎,$currentLoginUser.name

教职工号:$currentLoginUser.login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