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两学一做 > 第二专题

“两学一做”心得体会(交通部支部)

2016年07月05日    

  通过“两学一做”的学习,我深深的领会了他的目的、意义、方法、途径、坚守。

  学是方式,做是内容;学是手段,做是目的;学是现象,做是本质;学是精神,做是物质;学是内因,做是外因。(唯物辩证法),内因是本质,外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两学就是要学到标准,找到规范,掌握规则,寻到本源。

  因此,两学是重点,一做是重心。两学好实现,一做非常难。学得好不一定做得好,说得好不一定做得到。两学是阶段性的,而一做却是终生恪守的。

  落地:为人民服务,做社会的先行者,做人民的勤务员,做信仰理念的带头人。

  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不是没有,而是中国社会所崇尚的共产主义信仰,真正落实到大众行为层面的太少,缺乏全社会的普片性和影响力,尤其是作为中国社会先进集合的共产党员群体,如果失去了对信仰的坚守,失去了对自身的修养,失去了对道德行为的管控,那么如何引领十四亿民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

  习近平总书记崇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用辩证的扬弃来结合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理念,创造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特色,能在全世界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永续发展大道。

  中国目前有八千七百七十九点三万党员,相当于欧洲十几个国家的人口总和。平均算起来,每17个中国人就有一名共产党员,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如果通过“两学一做”让我们的八千万党员真正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人引领或影响16个人,去讲求社会主义道德,去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恪守社会主义价值观。那么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具有真正现代社会文明的民族,就是世界上具有高尚信仰和德操的国家,就会尽早步入主导全世界文明发展的行列,就能够尽快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两学一做,重点在学,基础在做。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改善需要每个党员和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社会,我们就改变周围,如果我们改变不了周围,我们就努力改变自己。

欢迎,$currentLoginUser.name

教职工号:$currentLoginUser.login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