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培训创新论坛

贯彻落实《规划》和《实施意见》推进学院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工作

2019年09月26日    

 

  下面我从教务部的角度汇报一下我们学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下一步要做的几项最重要的工作。

建立健全培训质量评估和质量保障体系

  (一)探索建立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机构办学质量评估体系

  围绕2020年教育部将组织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质量评估工作,学院将积极提供评估方案支撑。主要措施:

  1.在2019年7月前,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政策与理论研究,构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机构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形成评估方案草案。

  2.在2019年10月在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协作机制研讨班中对评估方案草案征求意见;三是在2019年底形成科学化的评估方案,提交教育部人事司;四是在2020年在完成自评的基础上配合人事司做好评估工作。

  (二)完善院内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培训质量保障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学院非常重视的工作,此次是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的《实施意见》为契机,研究修订和制订培训教学与管理相关制度,顺利迎接2020年评估督导检查。目前,教务部已制定《建立健全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分工方案》。

  1.在培训章程制度模块中,制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工作暂行规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关于加强培训工作政治保障和质量建设的意见》。

  2.在培训项目规划和立项模块中,修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面授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外合作培训管理办法》,制定《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3.在培训流程制度模块中,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工作暂行规定》相关内容基础上制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方案制定规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实施规程》,修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班主任工作职责》、《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海外培训项目参团教师管理办法》《海外培训团组工作人员职责》《海外培训团组研修成果撰写要求》基础上,整合、修订形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海外培训项目团组工作人员管理办法》。

  4.在学员管理制度模块中,修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员守则》,制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海外培训学员守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研修)班临时党总支(临时党支部)、班委会组成及职责》,落实宝生部长关于“在学员中建设三支队伍”的指示精神,研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训后学员服务办法》,打造学员永远的学习家园。

  5.在课程、教材建设制度模块中,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工作暂行规定》相关内容基础上制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程研发及管理办法》,制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学规范(指南)》,进一步完善完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现场教学基地与相关课程开发及使用试行办法》,修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学资料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制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视频教学资源采集与管理办法》。

  6.在质量监控制度模块中,研制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机构办学评估体系,完善院内培训评估体系,探索建立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制定学员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成效考核办法。

  7.在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模块中,制定《关于加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职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职工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规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管理办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聘请外籍客座教授暂行办法》。

  8.在培训研究制度模块中,加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和干部培训研究,推动干部教育学二级学科建设,落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建设高水平智库办法(试行)》,探索研制分类干部培训大纲。

  9.在培训支持制度模块中,完善培训教学办公平台建设,制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优秀教学奖评选办法》。

  下一步,在系统梳理学院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对学院在培训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好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和固化,以制订学院《培训章程》为统领,建立由培训项目规划和立项、培训流程、学员管理、课程教材建设、培训质量监控、教师队伍建设、培训研究、培训支持等制度模块构成的保障体系。到2020-2022年,主要强化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贯彻落实。

  二、牵头建立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协作机制

  (一)优化协作网络平台,完善协作运行机制

  主要措施:1、2019年5月底前,完成“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协作网络平台”一期建设工作。2、2019年6月初,开展协作平台测试及试点启动工作。3、每年举办“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协作机制研讨班”,通报协作机制运行情况,推广经验案例,推动干训协作深层次发展。

  (二)积极探索开展多主体协作培训示范项目

  1、2019-2022年,学院领导牵头与省级教育部门和有关干部培训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建立一主多副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形成以我院牵头的“培训供给侧协作核心伙伴单位”和“培训需求侧协作核心伙伴单位”。 “培训供给侧协作核心伙伴单位”,主要联系14所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以及承担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示范项目的各省培训基地;“培训需求侧协作核心伙伴单位”,主要以浙江、湖北、陕西等省级教育部门为主。

  2、与核心伙伴单位联合推出一批培训协作示范项目,探索包含网络培训、影子培训、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的分段式培训。

  3、每年稳步推进“5+2计划单列市中小学校长高端培训”协作项目、“领航者在行动”名校长研学项目。

  (三)共建共享现场教学基地,共同开发现场教学课程

  1、与14所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协作,围绕本校改革发展的特色亮点,共同开发现场教学课程。2019-2020年分批开展,明确学院现场教学课程开发负责人,每年组织两次现场教学课程开发专家评议。2020年底前,现场教学课程全部开发完成并打磨成熟。重点班次如中青班外出考察时,可使用部分已开发的现场教学课程。

  2、在条件成熟的省份,探索依托高校干训基地开发区域性现场教学课程。2020-2021年,以浙江省、江苏省等为突破口,推动区域性现场教学课程开发,并组织专家评议。重点班次如中青班外出考察时,可使用部分已开发的现场教学课程。

  3、探索依托现场教学课程,构建跨省合作的现场教学基地群。2022年,将已开发的不同省份的现场教学课程依据主题组合实施,尝试现场教学的跨省合作。

  4、做好已经建成的现场教学基地的后续发展,继续提升质量。

  三、协助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

  根据不同类别培训对象,分别面向教育行政干部培训、高校干部培训、高职院校干部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层党务工作者和思政政治工作者培训,挖掘一批干部教育培训骨干专家,形成专家委员会分组成员咨询建议名单。

  1、加强与人事司沟通,在人事司指导下形成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组建方案,包括组建原则、遴选标准等。

  2、成立干部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遴选小组。

  3、组织各培训管理部门、教研部推荐院内和院外干部教育培训专家人选。

  4、遴选小组根据确定的原则、标准确定干部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成员建议名单。

  5、2019年9月形成咨询建议名单报送人事司。

  四、探索研制分类干部培训大纲

  面向教育部门机关公务员、教育局长、督学、高校领导人员、高校中青年干部、高职院校领导人员、高职院校中青年干部、中小学校领导人员、基层党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不同类别培训对象,分别制定培训大纲。

  1、2019年6月前,由院领导牵头成立培训大纲研制领导工作小组和研制小组,并聘请2-3名干部教育培训骨干专家作顾问,将分类培训大纲的研制作为学院今后一段时间的专项工作重点推进。

  2、2019年学院积极向人事司争取课题立项,或将大纲研制纳入院内课题范畴,院内专兼职教师组建智库团队进行申报。

  3、2019年7月,在学院年中培训推进会、研讨会或院内培训班上,研讨并明确培训大纲的研制标准和框架结构。

  4、课题组在加强干部培训与课程设计等相关理论梳理基础上,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需求调研,于2020年初形成各类干部培训大纲初稿。

  5、面向干部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征求意见,在2020年“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质量管理专题研讨班”或“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协作机制研讨班”上进行研讨交流,进一步对培训大纲修改完善。

  6、2021年,教务部汇总课题组研究成果,将教育系统干部分类培训大纲提供给人事司、教师司、思政司等相关司局供参考。

  五、推动设立干部教育学二级学科

  推动设立干部教育学二级学科对我们学院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要积极争取做好,主要措施:

  1、2019-2022年,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聚焦科研力量,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

  2、学院2019-2020年度、2021-2022年度院内课题的设置向干部教育培训研究倾斜。

  3、在“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质量管理专题研讨班”或“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协作机制研讨班”,将如何推动干部教育学二级学科设立纳入研讨议题。

  4、利用高教管理分会、教育行政专业分会等学术机构的优势,开展相关议题的研讨。

  5、发挥与有关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优势,探索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

欢迎,$currentLoginUser.name

教职工号:$currentLoginUser.login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