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念 强设计 重反馈 促发展
2018年学院培训工作研讨会发言
2019年10月08日
今天京天院长召集我们就2019年的培训工作进行专门的讨论,提前谋划、提前部署、提前预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刚刚,我一边听,一边在想,对于我们学院如何谋划好明年的培训工作,实现培训质量的更高水平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明理念和方向。我在永仁挂职的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这样的话,即,“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业富县”,这是一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方向,我感觉这样的理念和方向也很适用于我们学院。按照这样的思路,明年我们学院要重点规划并谋划好三个层次的项目:
一是继续实施好“稳院”的项目。即部党组交付给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常规性的一些培训项目,特别要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提前对接和筹划一些相关专项培训项目。
二是继续提升好“强院”的项目。那就是“中青班”“校长班”“局长班”等“品牌”“精品”项目。一方面,要保量扩容,充分利用学习贯彻《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这一契机,主动跟部里建议建言,恢复我们的招生规模,以满足旺盛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要增班增时,从长远考虑,谋划设计一些新的品牌项目,如半年的中青班,《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的“年轻干部培训班”等。
三是继续拖展好“富院”的项目。刚刚听下来,现在培训部和远程部都在实施一系列相关的项目,他们是保障和拓展我们学院“富院”项目的主力军,为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充分理顺培训部、远程部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信息的互通有无,以确保住宿、教室等条件的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要提前谋划校外的培训空间,以缓解学院办学空间不足的问题;再次,要向部里反映,解决项目盈利经费的上限和封顶问题,给学院和相关部门以办班的动力;最后,要加强和地方干训机构培训办班的联动,这是推进和落实干训联系合作机制的重要抓手,可以通过项目或授课教师的放下去、请上来等方式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第二、要强设计和执行。进入新时代,要有新的气象和新作为,新的时代,很多培训的内容理念都有了新的变化,因此,在谋划2019年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提前高标准进行设计,并强化执行,重点要破除四个方面的惯性:
一是破除教学计划常规化依赖惯性。即在制定明年日程的时候,过于注重以往的经验,把往年的日程拿过来稍作修改,甚至原搬过来即是。相反,我们应该注重根据中央和部党组精神做好更新工作,重点要做好五个提前:提前了解宏观形势;提前与部里相关司局进行沟通;提前介入资料的汇编;提前介入院本教材开发;提前了解学员的需求;等等。
二是破除专家库“老人”的依赖惯性。应该根据时代变化和中央精神变化,及时更新我们的专家库,由于信息和政策更新很快,一些老的专家不一定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对专家库要及时进行新的更新,该增的增、该减的减,为此,也要做到两个提前:提前遴选专家;提前邀约专家。
三是破除专题报告评估好即安排的依赖惯性。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个课程会在多个班次都安排,当我们问为什么会这样安排的时候,常常给出的回答是这个课评价高,讲的好,而实际上这样的排课理念存在一定误区,因为讲的好、评价率高,并不一定就能契合和对应培训对象的需求,原因在于一个培训项目常常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培训需求,即岗位需求、组织需求和干部个人成长需求,课程设计必须以能满足他推动工作发展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他听的感觉好为标准,因为如果按照讲的好就安排的逻辑,那我们如果每堂课都安排相声小品甚至娱乐节目,相信大家都会说感觉好,评价高,但这却不能解决他的岗位需求和组织需求。
四是要破除微笑服务的依赖惯性。做好微笑服务是我们的管理特色和亮点,但是要把培训质量提升上去,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光有微笑、光有嘘寒问暖是不够的,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在性的内核做支撑,为此,也要做好三个提前:要提前对教师进行动员,以智库建设为抓手谋划专业性研究团队;要提前进行教室、研讨室等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打造智慧教室;要提前洽谈租用培训场地,以备校长大厦改造只需。
第三、重反馈和整改。对于如何提升培训质量,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成的评估链条,从报名的需求调研到培训过程中的座谈、阶段性评估再到培训后的问卷,等等,都做到非常好,关键是把学员提出的意见及时的进行正反馈,加强针对性的落实整改。同时,培训后的总结相对较弱,建议重启之前有过的项目后总结形式,即班主任团队项目执行总结会,就整个培训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提升。
总之,干部培训院校不同于大学有着固定的评估考核机制和竞争压力,我们的危机感实际上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紧迫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有这样的一种精神常在,相信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把学院的干训事业办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