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培训创新论坛

第六期学前教育管理者进修班举办的几点体会

2019年10月08日    

  第六期学前教育管理者进修班圆满结束了。首次接触学前教育项目并且担任这个班次的总班主任,很有挑战性。这一挑战主要来自项目的特殊性。该班有以下特点:一是学员构成复杂多元,有一线园长、教研员、行政干部,三支队伍对学前教育的关注点不同,需求各异;二是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因该班每年只举办一期,且只有100人规模,所以选派来的学员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对课程安排及教学组织抱有很高的期待;三是当前虽然国家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但面临的现实问题还很多很复杂,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标准各异,所以学员之间的探讨争论格外激烈,分享的愿望也非常强烈,希望我们在固定课程之外提供更多的交流争锋的平台,有些临时性的要求增加了培训组织协调的难度;四是这个班时间短、内容饱满、形式丰富,很多环节的衔接需要快速切换,为确保不出纰漏需要班主任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以上特点决定了这个班无论从教学计划的设计还是班级的组织管理上都有一些特殊要求,挑战很大。这个项目最终圆满完成了,现将工作感受和心得体会作一简要梳理。

  感受一:教学计划方面

  1.专题报告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信息量大。课程内容饱满,九场专题报告照顾到了学员的共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既有政策解读,又有理论阐述,还有操作策略;既有区域学前教育的创新探索,又有典型案例的解析,还有国际先进理念经验的对照比较。可以说实现了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国际与国内的结合,报告聘请的都是相关领域国内顶级专家,内容紧扣学前教育发展主题,既高端,又接地气,很多学员表示很解渴。

  2.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提升了培训效果。本期进修班教学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专题报告这一讲授形式外,还穿插进行了一次学员论坛,两次分班研讨,一次分区域研讨,一次小班专题课,两次现场教学,一次大会交流,学员自主组织设计了十场微讲坛。这些形式拓展和丰富,确保了学员由单一的、被动的听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观察者、分享者、表达者,有效促进了培训效果的提升。

  3.充分发挥学员的自主性,凸显学员的主体地位。学员的积极参与是确保培训效果的根本保障。为了帮助学员之间尽快熟悉,促进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本期进修班为学员特别设置了“微讲坛”环节,即充分利用专题报告之前的半小时,由学员登台介绍各自的学前教育经验及思考。“微讲坛”共设十场,由学员自主组织。共有50位学员公开交流分享。受到学员的欢迎和好评,大家一致认为该环节虽然时间仅有半小时,但发言人准备充分,信息量大,增进了学员之间的了解,促进了经验交流和问题反思,收获满满,大家希望通过该环节了解更多地区的学前教育改革信息及创新经验,更好地借鉴到本地区的创新实践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微讲坛、学员论坛、大会交流等环节共为六十余位学员提供了在大班作分享交流的机会,再加上小班专题课、研讨等,确保每位学员都有机会以主体的姿态充分参与到研修中来,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智慧。

  感受二:组织管理方面

  除了规定动作外,教学计划还有不少环节留给了班主任来设计、组织和把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以下心得:

  1.班主任在开班前一定要认真做功课,把握住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把固定报告之外的研讨、学员论坛、微讲坛、大会交流等需要学员主持完成的环节进行统筹设计和分类。虽然工作要交给学员去执行,但顶层设计和质量监控的主动权要牢牢把握在班主任手里。要根据任务的性质、轻重确定班委成员构成和人数,人事相匹配,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人,并提出质量和时间节点要求。比如学员论坛,这次就交给学习委员来牵头,各分班班长负责在本班遴选发言代表,要提前两天报给学委,报上来后班主任召集班委成员召开论坛筹备会,就论坛主题、形式等充分交流意见,大家献计献策,确保论坛高质量举办。微讲坛、大会交流的方案也都是提前让班委充分讨论,让各分班长来落实,本次微讲坛每班组织两场,每场5人,每人6分钟,每个班有十人(一半)在微讲坛做公开交流,效果很好,有学员反映要延长时间,争取让每位学员都有机会交流。为了展示班级面貌和风采,班主任还安排学员(副班长)围绕微讲坛、学员论坛、现场教学等重要教学活动撰写了四篇简报发表在学院网站,及时宣传了大家的研修成果,树立了进修班的良好形象。这些工作都需要提前设计、部署,不能“走着看”,班主任严肃认真,学员才不敢掉以轻心。

  2.第一次班干部会要开好,把任务分解,责任细化,落实到人。作为班主任,虽然不是官,但要敢于领导。班干部也是学员,刚接到工作任务时也是很被动茫然,我们要敢于分配任务,敢于领导,切忌碍于面子留下太多弹性空间,为后续工作埋下后患,陷班主任工作于被动之中。

  3、过程要控制好。有了前期的顶层设计和明确分工后,班主任就可以把重心放在过程监控上,这个阶段要“盯紧”相关责任人(班干部),提醒时间节点,提醒质量要求,确保任务执行,落实到位。

  4.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处理,先小范围沟通,比如可在班委群里沟通,切忌没考虑清楚就在大群里发言,扩大事态,不好收场。这次让学员提前腾房间就算一次突发事件。后经积极向进修部和领导反映,得到了妥善解决。

  遗憾:

  1.论坛设计不够精细化。理想状态是从学员中遴选一个大家关注度很高的主题,让三支队伍分别从不同角度来阐发观点,可以形成争鸣,现场可以有主持,有提问,有点评。把问题探讨得更深入些,更热烈些。

  2.微讲坛可以再延时,让每个学员都有机会交流展示。

  

欢迎,$currentLoginUser.name

教职工号:$currentLoginUser.login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