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工作方案
院字﹝2021﹞2号
2021年01月25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编制好学院“十四五”规划,按照学院党委关于在“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的基础上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工作要求,现提出如下具体分工方案。
一、“大学习”工作方案安排
(一)学习活动要求
以支部为单位,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精神,跟进学习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集体研读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本,思考和研讨学院“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经验,展望“十四五”规划发展前景,聚焦如何将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与学院“十四五”发展建设紧密结合,为学院制定“十四五”规划提出适切的建议。学习活动建议采取结构化研讨、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举行。
(二)学习成果要求
请各支部分别从两个角度来撰写本支部学习成果,形成简明扼要的两个讨论简报:一是未来五年学院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培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其中要包含本部门未来五年内核心业务的突破性发展。二是以“问题-原因-建议”三要素为核心内容,提出阻碍学院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其中,学习活动要勇于刀刃向内,聚焦本部门业务解剖阻碍未来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简报要层次分明、观点清晰,字数不限。截止时间:开学前提交(责任人:各支部书记)。
二、“大调研”工作方案安排
学院将动员全院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院内外大调研活动。调研的主要目的,对外要学习先进经验,寻找发展新机遇;对内要深挖问题根源,直面挑战,共创未来。既要思考如何巩固学院已有培训水平和特色,又要积极探索在未来五年内学院的新战略、新举措、新模式、新制度,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
(一)院内调研(责任人:六位院领导)
1、工作要求。(1)调研分工:由6位院领导分别负责召集六个调研组,每组的座谈必须涵盖调研提纲所有11个主题,并有所侧重分工。调研采取集体座谈形式。学院提供统一的调研提纲(见附件1)作为重要参考,提前发给全院教职工收集意见。每组可围绕分工主题继续细化调研提纲。(2)调研成果:每组在调研中除了收集自己本组的调研材料,还要为其他组提供调研素材。最终,各组要提交分工主题的院内调研报告。(3)时间安排:座谈会在开学后两周内完成。调研成果提交时间:3月15号前。
2、具体调研分工方案(如下表1)
表1 院内调研分工方案
组别 | 院领导 | 牵头部门 | 工作人员 | 参与部门 | 调研主题分工 |
第一组 | 侯慧君 | 教务部 | 郝富军、郭静、 刘禹希 | 党政办、纪审处、党校办(宣传中心) | 总体发展战略 |
第二组 | 毛力提 | 图书信息技术部 | 杨志、郭璨、王敬红 | 远程培训中心 | 信息化 |
第三组 | 朱保江 | 科研部 | 舒刚、宋小舟、 陈霞玲 | 社会科学教研部、教育行政教研部 | 校园文化和智库建设 |
第四组 | 于京天 | 进修部 | 闫伟、陈正、屈潇潇 | 培训部、国际合作与培训部 | 十四五规划培训发展和国际化 |
第五组 | 王治军 | 人事处 | 杨中超、刘益东、薛珊 | 学校管理教研部 | 人才队伍建设 |
第六组 | 韩 旭 | 后勤管理服务中心 | 李虔、高政、 李琦、田志强 | 教育管理杂志社、财务资产处 | 后勤保障 |
(二)院外调研(负责人:六位院领导)
1、工作要求。(1)调研分工。由6位院领导分别负责召集调研小组,牵头部门和工作人员同院内分组情况不变,参与部门由院领导根据需要选择,学院提供统一的调研提纲作为参考(见附件2),分路线实施调研。(2)调研成果:调研结束后,各组要提交2份调研报告。一份是全面反应院外调研线路情况的综合报告。一份是按照调研分工主题,将院内外调研情况汇总,对学院“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提出分主题的咨询建议报告。(3)时间安排:2021年1月-4月。成果提交时间:2021年4月30日。
2、调研单位。院外调研单位或对象分为六类:(1)中组部干教局、教育部人事司等上级主管部门;(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学院对标的标杆单位;(3)教育部各司局、各省委(含部分计划单列市)组织部、教工委等学院培训重要组织需求单位;(4)经验借鉴类同行单位,如华为大学等培训咨询类的社会企事业单位;(5)境外同行(可以采取远程调研方式,例如美国十大联盟学术组织、英国高等教育领导力基金会、LEAD合作方以及新加坡等国和港澳的相关机构);(6)校友。
3、具体调研线路分工(见表2,院领导可因地制宜调整):
表2 院外调研分工
组别 | 调研单位 |
第一组 (组长:侯慧君) | 教育部人事司、学位办、办公厅、督导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干训基地、浙江大学干训基地、安迪曼公司(无锡);北京市、河北、江苏,浙江省委组织部及教工委。 |
第二组 (组长:毛力提) | 教育部职成司、科技司、民族司、离退休干部局;北京市委党校、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戏曲学院; 直属单位中OA做的比较好的单位;腾讯公司、中山大学“一站式”服务中心、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中心;新疆、宁夏、天津等组织部及教工委,相关省校友。 |
第三组 (组长:朱保江) | 教育部综改司(秘书局)、社科司、思政司、机关党委等;浦东干部学院、复旦大学干训基地;上海市教工委,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省委组织部及教工委。 |
第四组 (组长:于京天) | 中组部干教局,教育部国际司、教科文、规划司、教师司、政法司等;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延安干部学院、中欧商学院(案例教学),广西行动学习学院(行动学习培训模式)等和主题相关单位;山东、山西、陕西、广西、福建、厦门组织部及教工委,相关省校友。 美国十大联盟学术组织、英国高等教育领导力基金会、LEAD合作方以及新加坡等国和港澳的相关机构(线上调研) |
第五组 (组长:王治军) | 教育部高教司、学生司、基教司、教材局等;华为大学;深圳教育局,广东、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大连组织部及教工委,相关省校友。 |
第六组 (组长:韩旭) | 教育部语用司、语信司等;北京师范大学干训基地、井冈山干部学院;四川、江西、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省委组织部及教工委,相关省校友。 |
三、大讨论的工作安排
全院继续展开各种形式的“大讨论”,对学院“十四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发展方略、发展形势和任务进行充分讨论,形成最广泛共识。具体安排如下:
1、3-4月份,随着各支部的咨询建议报告、院内外调研报告,以及各组对学院“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分主题咨询建议报告陆续完成,学院将集中组织面向全院教职工的专场报告分享会。
2、5月,全院上下将以不同的组织形式继续深入讨论。各支部以制定学院“十四五”规划为专题,组织学习讨论活动;团委组织各小组召开青年沙龙,为学院“十四五”规划和青年的成长提出自己的建议;各分工会组织本分工会座谈会。院领导组织分管部门座谈讨论。
3、各种组织讨论会后都要最终形成讨论简报,要求言简意赅,观点明确清晰。简报提交时间为5月底。
四、“十四五”规划文本工作安排
1、“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推进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调研报告等相关素材,提交jiaowubu@naea.edu.cn。
2、由教务部牵头,组成“十四五”规划文本工作小组,汇总所有文稿形成学院“十四五”规划文本初稿。返回各大讨论组继续提出修改建议,最终形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十四五”规划(建议稿),提交党委会审议(最终文稿建议时间:2021年6月底)。
3、按照“十四五”规划总报告(修改稿)提出的规划重点及其任务,相关部门组成行动计划方案的工作小组,撰写可操作的行动计划方案(建议时间:2021年7月-9月)。
4、由教务部牵头,汇总“十四五”规划总报告文本及其行动计划方案,提交各部门,形成修改建议报告。教务部最终汇总,形成学院“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地图,提交党委会审议(2021年11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2021年1月19日
附件1:
院内调研提纲
1、 “十三五”规划的成就和经验。
2、关于发展目标。“十三五”的远景目标是否坚持?学院2035的远景目标是什么?“十四五”期间的规划目标设定为什么?
3、关于发展方略。对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有特色”的含义是什么?“十四五”规划期间的基本发展方略提什么(例如,“十一五”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十二五”提出了“一体两翼”,这些提法还要不要继续作为“十四五”的基本发展方略?要不要提出新的提法?)
4、关于发展重点。对“十四五”规划的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有哪些?为此希望“十四五”期间形成哪些重点突破点?为实现这些突破点,需要在十四五规划期间采取哪些必要的任务和措施。
5、关于党建、校园文化建设。党建工作如何保障学院事业发展?十四五期间学院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建设方向应放在哪些方面?学院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具体内涵是什么(比如使命文化、奋进文化、家园文化(家国情怀)的提法可否延用,有无新的提法,等等)?学院院训应包含哪些关键词汇和精神内涵?学院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软硬措施都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和坚持?还需要哪些举措?
6、关于培训发展。学院培训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方面的发展目标?具体的举措?如何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协作机制的目标?如何落实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培训课程设计体系?
7、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学院培训事业中的定位和作用是什么?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8、关于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总的规模结构、质量目标,采取有效的举措?教师、管理、教辅和后勤四只队伍的分类建设重点是什么?
9、关于科研工作。智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提升水平?博士后工作站和学位点建设有哪些工作建议?
10、关于后勤保障的规划及建设。后勤保障今后要做哪些建设性工作?美丽校园学习校园的愿景是什么?
11、关于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和举措是什么?本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本部门信息化建设(业务系统)应用现状。
附件2:
院外调研提纲(括号内为备选追问问题)
(一)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调研
1、对学院“十四五”规划的总体发展建议
2、对学院的发展定位、专业化发展和发展重点的建议
(二)对兄弟单位的调研
1、当前培训业务的基本情况(训前、训中、训后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培训管理模式);十四五规划的总体事业发展及规划思路?
2、培训专业队伍的建设(培训专业队伍的分类管理,职称评审及职业发展)
3、线上培训、混合培训的业务发展未来预期及举措(网络培训规模与结构,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情况等)
4、培训市场开拓、品牌项目打造、精品课程开发、重点智库等建设的有效举措
5、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信息化方面,预期的实现目标以及主要发展举措。(国际合作基本情况;国际培训项目;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国际合作队伍建设)
6、校园文化建设;党性教育考核机制建设;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
7、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主要调研单位是有博士后工作站的国家级干训院校)
8、研究生学位点建设,以及联合培养模式(主要调研单位:个别高校基地)
9、期刊出版发行情况
(三)对干部教育培训需求部门(地方政府)及校友的调研
1、未来五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类型、重点任务及规模;(建议院领导宣传学院在“高校领导干部、高职校级领导干部、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等方面的工作,目前浙江省山西省等持续委托情况)
2、组织对干部素质能力的主要需求,各级各类干部明显的素质能力短板?
3、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期待。对以往干部培训工作中,感觉比较满意的培训院校的亮点做法?
4、国际化培训的需求和期待、资源合作方式
5、校友走访:岗位需求和个体需求,训后服务需求,高校境外培训项目经验,教育技术和教学方式创新
(四)对司局的调研(教务部提供2018-2020年各司局办班情况)
1、学院始终努力做好为司局服务。过去3年我们学院承担贵司局的业务培训项目有“---”个,未来5年司局的业务发展需要培训重点任务有哪些?学院能够做哪些贡献?
2、学院专职教师希望在培训模式上改进,通过结构化研讨等方式,帮助司局更好的获得基层业务进展情况,同时也可以发挥我们专业力量,提供一些咨询报告。以后这些方面的服务能否得到司局的指导?
(五)对培训咨询类的社会企事业单位同行的调研
1、训前、训中、训后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培训管理模式
2、现代培训课程研发和建设的特色经验
3、现代培训管理模式(如行动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及融合的方法及经验)
4、国际化培训的需求和期待、资源合作方式
(六)关于境外同行的调研(建议采取网络调研方式)
1、培训事业开展的现状
2、培训行业发展前沿,培训特色优势与合作空间
(七)关于信息化专题调研提纲,由专题小组提出
(八)关于后勤保障专题调研提纲,由专题小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