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2010年主题党日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9日
7月11日至19日,学院组织全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110余人开展了主题为“参观世博,与时代同行”的主题党日教育活动。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学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历史知识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召开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讨论有关事项。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郑树山,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张兰春对开展好这项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短短三天的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了党的一大会址、宋庆龄故居,参观了上海世博会。
党的一大会址位于兴业路76号,是两幢具有20世纪20年代上海民居风格的石库门楼房。 1921年7月23日,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救国救民的路线方针。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谱写了改革开放的新乐章。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出生在上海,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她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大量文物。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伟人宋庆龄长期居住和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1949年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北上参加开国大典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制定国家各项大政方针。在上海居住期间,她经常在故居举行各种国务活动,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促进中外交往维护世界和平。她还曾在故居内接待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等。故居内的陈设仍然保持着宋庆龄生前的原样,院内树木葱茏,绿草如茵,漫步其间,似乎仍能感受到伟人的音容笑貌和不朽风范。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世博园,让大家触摸到了强烈的时代脉搏。造型各异的各国场馆,风格独特的设计创意,高科技的展示手段,低碳、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充分诠释了本届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鲜明主题。世界各国带来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科技,带来了对经济快速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所造成的巨大威胁的忧思,带来了对地球、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带来了各自的传统、风俗与文化。参观者旋踵之间体验到了多种异域文化,触摸到了现代科技,感受到了未来生活。
从兴业路76号到浦江两岸,从肃穆庄重的石库门到威严大气的中国冠,咫尺距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八十九年的辉煌历程,见证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坚强品格,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巨变。抚今思昔,大家感慨良多。我们国家从一个长期被封建王朝统治、积弱积贫的国家,从一个遭受列强欺凌、千疮百孔的国家,从一个饱经战乱、民不聊生的国家发展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建设与发展的巨大成就,成为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自信的中国、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中国,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使大家深受启发,深受教育,深感触动。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了解,加深了对89年光辉发展历程的认识,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大家无不感到振奋与自豪。大家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应该立足本职,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中,以优秀的工作表现,优异的工作成绩践行职责与使命,努力开创我院一流的教育干部培训事业。
由于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正值暑期,参加活动人员多,交通、票务、住宿等问题面临很大的压力。院(党)办和院工会通力配合,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合理确定活动时间,尽力做好准备工作,认真予以组织实施;参加活动人员情绪高涨,克服各种困难,使本次主题党日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收到了预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