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召开第36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代表座谈会
郑树山书记出席并讲话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8日
为更好地了解学员培训收获,听取他们对学院教学改革、服务保障和建设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1月24日,学院召开第36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代表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郑树山出席并讲话。副院长李文长、牛文起,党委副书记温晓阳和学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李文长副院长主持。
座谈会上,学员代表总结了3个月的研修收获,畅谈了学习感受和体会,并对今后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提出了宝贵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本期中青班教学计划合理,课程设计科学,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团队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管理有序、执行得力;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细致到位,为学员创设了舒适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倍感温馨和荣幸,收获很大,终身受益。学员们普遍感到,通过学习研修,主要有以下收获:一是拓展了视野。研修班培训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有助于大家了解和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时代背景,有助大家更好地从宏观视野中去分析和思考当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拓宽了视野,深化了对国情、世情的了解。二是提升了能力。专题报告层次高、水平高、针对性强,授课的大多是高层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很多报告人本身既是名专家还是名校长,他们有着丰富新颖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讲授的内容与高校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很多都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重大现实性问题,让大家零距离的领悟了他们的思想智慧和办学经验,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三是交流了经验。培训班学习研修方式多样,除专题报告,还安排有小组研讨、学员论坛、校长讲坛、大会交流、专题辩论、对口交流、外出考察等,尤其是校长讲坛和外出考察针对性强,对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为大家学习借鉴兄弟院校改革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四是提高了认识。中宣部、教育部等有关部委领导,以及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所作的专题报告,使大家及时学习掌握了国家和教育部党组最新政策精神和有关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五是调整了身心。为期三个月的脱产培训,使大家身心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有机会静下心来认真梳理和思考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身心受益。六是增进了友谊。三个月的时间大家相识相知,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得到了人生中难得的同学情谊。
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改进提升学院培训工作质量,学员代表提出了宝贵建议:一是适当增加宏观背景和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二是适当增加全班学员之间、各分班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全体学员能最大限度的相互熟悉、融合。三是适当增加部领导、相关司局及职能处室领导的报告,增加学员与之交流和接触的机会。四是做好专题报告的评估工作,以便优化和遴选出最佳报告人,甚至可以对报告人的报告内容进行事先评审。五是做好校友工作,开发利用学院宝贵的校友资源。六是做好考察研习的先期调研和组织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考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七是多安排一些关于解读十二五规划的报告,适当邀请一些地方院校的专家领导来院授课,满足地方院校学员的需求。
郑树山书记在听取学员代表发言后作了讲话。他首先代表学院对学员代表所作的发言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中青班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班次,历来受到部党组和学院的高度重视。大家的发言是对本期培训班办班质量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评估,使学院对办班的实际效果有了更加准确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为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要求,办好中青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其次,他对大家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满怀感情地对学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他认为这些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强,且具体、实在,是对学院工作的有力促进,对学院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不断改进服务保障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学院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尽快提出并落实改进措施。三是他对中青班全体学员向学院捐赠的,刻有“积清源活水,养浩然正气”铭文的碑石表示感谢。指出这表达了学员们对学院深厚的情谊,也是大家对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鼎力支持,我们要以此激励全院广大教职员工和参训学员,为新时期学院事业的改革和持续发展增砖添瓦、多做工作。他希望中青班学员结业后继续关注、支持学院事业的发展,加强与学院的联系;学院也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家搭建交流、研讨、协作的平台,共同努力,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执笔人:胡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