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教授在学院“清源国学讲堂”解读“孔子的大学”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8日
3月15日上午,由学院和国际儒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清源国学讲堂”第22讲在共唱《大同》歌声中拉开序幕。上海开放大学鲍鹏山教授就“孔子的大学”作了精彩解读。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于建福教授主持本次讲堂。
《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教育学人对《论语》的研读体悟必不可少。《论语》注重学以成人,修己安人。鲍鹏山教授以“人生三层次,即谋生、谋智、谋道作为引导,认为大学是谋道之学。他根据孔子的《诗》论,认为大学需要培养学生“兴观群怨”四种能力。兴即“感发志意”,大学的任务就是感动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情怀,唤醒人的生命力、然后让他自我成长;观即“考见得失”,大学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洞察力、判断力的人;群则“和而不流”,培养学生有群体意识、公共意识,维护公共福祉;怨则“怨而不怒”,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批判精神,批判社会却不仇视社会,批判人性的弱点但不反人类,对人类的优点抱有敬意,对人性的弱点抱有怜悯。最后鲍教授就学员关心的问题,诸如,如何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人性善恶、谋生与谋道关系的把握等作了简要回应。
正在学院研修的第59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第56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18期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主办协办方代表及院内外相关学者280多人聆听了讲座。(国学教育研究中心 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