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202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与研究专项申报的通知
2025年04月27日
学院各部门:
根据《202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申报公告》,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近日启动。本次受理申报的年度项目包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和博士生项目。请现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度项目申报形式
1.本年度实行网络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平台”(https://202.205.185.227/,以下简称平台)中的“项目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
2.申申报系统于2025年4月28日零时至5月30日17时开放。在此期间申请人可登录平台,填写并导出《申请书》,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全文扫描在一个文档中,跟PDF版本的《活页》一起提交到平台上。要确保线上线下《申请书》和《活页》内容完全一致。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
注意:科研处拟对有意向申报的教师做申报辅导,请申报教师于5月16日之前完成申请书填报,并报科研处。
二、年度项目材料报送
申报所有类别项目/课题的《申请书》《活页》和《申报数据汇总表》均无需寄送纸质版,一个申请人建一个文件夹,以申请人姓名命名,课题《申请书》《活页》(PDF版)的电子版需同时放在一个文件夹中,于5月30日前提交至邮箱zjli@naea.edu.cn。待立项公布后,已立项项目/课题提交2份带有负责人及成员签名、单位盖章的纸质申报材料,交报科研处李兆静。
三、年度项目注意事项
1.请各申报者详细阅读《202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申报公告》(https://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3.jsp?infoid=1335254343701173&id=1743154013998179&location=&sessionid=1707549930),按要求填报。
2.项目申报范围涉及19个学科。依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组名称及代码》列出的学科分类代码填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申请书》(2025年4月制,以下简称《申请书》)。跨学科研究的重点项目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同时列出1—2个相关学科。
3.申报限项规定
(1)申请人只能申报1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且不能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项目组成员最多参与2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申请;在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组成员最多参与1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申请。申报本次年度项目的申请人不能申报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
(2)在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以下统称“国家及教育部级基金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新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5年5月30日之前)。
(3)“国家及教育部级基金项目”的申请人和项目组成员,同年度不能作为负责人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
(4)不得通过变换责任单位回避前述条款规定,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申报。
(5)凡在内容上与本人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有较大关联的,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报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报;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个项目结项。
(6)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报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并承诺在原论文(出站报告)基础上进行实质性修改,预期成果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重复比例不得超过60%。
(7)不得使用与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
(8)立项后凡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其他基金项目资助字样。
4.《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其中《选题说明》不超过300字),要按规定的方式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不得出现任何可能透露申请人身份的信息。
四、请有意向申报《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专项》《教育考试研究专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究专项》《终身教育体系研究专项》的教师及时关注全规办通知公告(https://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index.jsp),填报系统。同年度申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成员不得申请专项。
联系人:李兆静3303
科研处
202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