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2016年赴芬兰团第一阶段学习顺利结束
5月23日至28日,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赴芬兰团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培训研修任务。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围绕“芬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主题,芬兰团全体成员积极参加了由坦佩雷大学组织的所有学习和考察活动,大家共听取了12场专题报告、参观了一所应用科学大学、组织了三场研讨会、一次与中国留学生座谈会和一次学员反思总结讨论活动。
本阶段的培训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培训研修内容丰富多彩、主题突出。培训内容紧扣“芬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这个主题,涵盖了芬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有芬兰高等教育体系和政策介绍、创新环境下芬兰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国际环境中当今芬兰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博洛尼亚进程中的芬兰高等教育、坦佩雷大学的战略方针、应用科技大学的主要特征,研究型大学与应用科学大学的合作、21世纪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学管理与学生培养等。可以说,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和战略介绍,也有学校层面的案例分析。二是培训研修方式多样化。本阶段培训方式以专题报告为主,同时也穿插着座谈、研讨交流、参观考察、体验学习等多种方式。三是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强。全体学员高度重视本次海外研修学习,认真听讲、深入交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不仅在专题报告结束时踊跃提问,而且有三位学员在研讨会上就中国高校转型发展的主题向芬兰大学学者介绍了所在学校的举措和自己的理论思考,部分学员还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
学员普遍认为,通过第一阶段的研修学习,收获很大。一是了解了芬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概况及鲜明特点,深受启发。比如,在芬兰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都有各自的法案,这样从法律层面确定了两类大学的不同战略与不同定位,两者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的系统和机制,避免了学校之间的同质化发展,更容易凝练文化传统和办学特色。二是深入交流,有利于促进中芬双方的教育合作。参加本次研修学习,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利于推动自己所在学校的改革发展,同时也向芬兰同行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实践,对于今后加强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三是增强了理性思考。在一周的研修学习中,大家不仅感受到了芬兰高等教育为我们提供的借鉴经验,同时也认识到了两个国家之间的诸多差异,要在理性的思考中梳理有价值的经验,进而推动我国中西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2016年赴芬兰团共22人,5月21日抵达芬兰坦佩雷,在完成第一阶段为期一周的培训研修任务后,将前往赫尔辛基开始第二阶段的研修学习。(李永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