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方教育行政改革
日本京都教育大学教授 堀内孜
我今天要说的主要是教育问题和教育行政问题。鸠山首先上台后,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很明确的目标,大概有四个方面:第一,实行了高中免费教育的政策,这是最大的一项改革。第二,在京都教育大学成立了教师联合实践应用科。这是一种新的制度,在研究生院可以培养教师。在京都有许多大学,八所大学联合在一块组成了一个研究生院,在日本,在大学学四年就可以得到普通的教师资格证,但现在,在四年之上还要再学习两年,也就是需要六年才能够拿到教师资格证,这是第二方面的改革。第三,增加教师人数。现在在日本学校班级人数不能超过40人,但是还有很多人认为40人太多了,现在政权考虑是不是把它限制在30人以内,但是这样的话还要花费很多经费,以后会怎么样大家也都不知道,但是要先增加教师的人数。第四,就是国家、地方教育行政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即大力推进教育行政分权化。现在在日本,主管教育行政方面的最高国家机构是文部省,文部省手中握有重权,决定了日本的教育。文部省也制定了各种政策保证日本在教育方面各种条件、设备的均衡化。
中国现在正把均衡化当做一个大的问题来解决,在一个城市当中,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在日本不管怎么样偏僻的地方,它的教育条件几乎都一样的。但是现在家长与孩子对这些都感到不满,大家都希望能够接受自己喜欢的教育,也因此人们开始认为文部省的指示是没有必要的。是不是可以不要文部省,是不是可以换成另外一种委员会呢?相对的各个地区的教委是不是可以增加他们的权力?日本在战后导入了美国的教育制度,在那个制度里面地方一般行政与教育行政是分开进行的,现在日本想把教育行政也划归到地方行政下面统一进行管理。
在这个时期,各个学校、教委都纷纷采取措施,这几年各个学校开始自己制定计划,然后开始自主运营,因为现在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希望能够接受他们喜欢的教育,关键就是要有特色的教育,比如说有一所小学注重音乐教育,而隔壁的小学注重体育教育。目前为止一直都是校长只要听从文部省的指导指令,他就可以完成他的任务和责任,而这种校长绝对成不了好校长。什么样的教育才适合自己学校的教育呢?这是必须要考虑的,但是也不能随便自己决定建一所学校,家长们还有区域的居民们,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校呢?大家都要一起来考虑这个问题,因此要建设一种让家长还有区域的居民都参与的一种体制。
大家应该都了解现在英国和美国的管理体制,大概日本以后也要像英国、美国那样,采取那样一种经营管理措施,因此在国家层面是文部省,在地方是教委和学校,他们都一块进行改革,这是新政权所提倡的一种大的改革方向,而且现在正在抓紧推进这项改革。
近二十年来日本改革的一些关键词,一个是地方分权,这项改革在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是限制措施,第三个是信息公开,大概中国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日本也是很多政府机关要把一些事情掩盖起来,这样的话人们就不知道政府到底是在做好事还是坏事,把所有的这些都告诉人民,这就是所有的信息公开。第四个就是参与,大家一起参与到改革当中。最后一个是评价,所有的事情是不是都做得正确,有没有做好,都必须要经过评价。这五个方面实际上是现在日本,包括教育在内,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的重要关键词。这五个方面在自由民主党政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推行了,学校自己负责,自己决定一些事情。
自治的学校所必须的三个条件。第一就是要给学校适当的权力,这些权力现在都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手里,我想大家也都会认为它不会那么容易交权出来,大家也会认为,如果都交给学校,学校会变坏。因此第二个条件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把权限交给学校,校长必须是一个好校长。日本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虽然教委也想把权限交给学校,但是那些校长恐怕是不堪重负,因此校长的经营管理能力必须要培养,同时必须改变学校的管理体制,只有一个校长是不够的,现在日本学校领导跟中层领导这个词汇经常使用,中国学校里面是怎么样的呢?不单单是校长,能辅佐校长的人有多少呢?学校当中的各种体制能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呢?这些都是第二个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三是公共教育,要税收来支付教师的工资。目前为止,文部省跟教委都按同一个标准来指导学校,但是现在交了税金的那些家长还有居民已经开始对教育不满,因此现在那些家长和居民,他们要一起参与学校的经营,参与学校的教育决策,这就是所谓的参与参加。目前日本在这三个方面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现在新政权正在积极推进这方面的措施,我想这值得我们进行评价。